小程序美工 周四大咖谈呼吸|免疫债危机?洪建国教授细聊如何应对春季常见呼吸道疾病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小程序美工

周四大咖谈呼吸,雾启加码免疫力!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其气候变化复杂,使得患呼吸道疾病人数明显增多。频上热搜的“花粉症”“百日咳再现”等话题引发了众多的关注和疑惑:究竟什么是花粉症?它与哮喘有何关联?百日咳又是什么疾病?真的会咳一百天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它们?

本期《周四大咖谈呼吸》有幸邀请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洪建国教授出席特邀嘉宾,就春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专业科普,讲解花粉过敏与百日咳的成因、危害、科学合理用药以及常态化预防,守护哮喘儿童春季呼吸道健康。

正确认识花粉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治疗

洪建国教授表示,我们常说的过敏其实是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代表,临床上将其大致分为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 前者是机体对致敏原作出异常反应的全身综合征,后者则是过敏累及某特定器官及组织,导致了某种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某些皮炎等 [1] 。

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统计及相关资料显示,过去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全球约有2.5亿人有食物过敏症,3亿人患有哮喘。目前过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六大慢性疾病之一[2]。

花粉症则是指患者在吸入致敏花粉后,往往会引发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花粉性皮炎等一系列疾病,偶可引起结膜、耳、咽喉、胃肠道等症状[3]。花粉症理论上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但总体来说儿童花粉症的年龄特点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3]。不同国家与地区花粉症患病率不尽相同,其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洪建国教授强调,依靠“风媒”传播的柏树、臭椿树等植物的花粉才是真正让人过敏的“罪魁祸首”。此外,除了春天,夏季、秋季也是致敏花粉传播的时间[3]。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域及气候致敏花粉的种类和含量不尽相同,故花粉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间性[3]。

花粉症是患者吸入致敏花粉后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洪建国教授认为,由于花粉症部分症状与感冒类似,再加上部分患儿年龄较小,表达能力差,其治疗时机常被耽误。因此临床医生在临床科普时,需注意其病变主要累及鼻部、气管、支气管、眼部的黏膜系统、呼吸道平滑肌及皮肤,其中最易累积的为鼻部。例如在鼻部方面,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为常见的症状,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颅内充血、听力下降等情况。此外,儿童眼部症状较成人居多,可表现为眼痒、红肿、流泪、眼部分泌物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角膜炎[3]。

对此,洪建国教授强调,对于花粉症患儿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目前花粉症的诊断有很多,其中皮肤点刺试验由于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特点在儿科应用广泛。

在治疗方面,首先是要回避变应原。在气传花粉授粉的季节,中午和下午处于全天的峰值,故在此时间段内应避免室外活动并保持门窗关闭。有些国家和地区还专门绘制了花粉地图,为当地居民以及出差、旅游的人们规避致敏花粉提供指导。其次,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是目前儿童花粉症的一线治疗。

此外,花粉过敏患儿还需要常态化预防过敏,防治兼顾才能更好地应对花粉过敏的发生。例如可以提前一到两周采取戴口罩、戴防护眼镜等防护措施,或提前预防用药,可以避免过敏症状急性发作。而且,花粉过敏患者要掌握自己过敏花粉的种类和这些花粉每年流行的时间,以便更好地进行提前预防。

合理进行训练免疫,助力患儿免疫自稳

在接下来的问答中,洪建国教授介绍指出,易过敏体质是由于个体的免疫系统对外界某些通常无害的物质过度敏感,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并且这类导致过敏的物质,可将其称为过敏原,包括且不限于花粉、尘螨,某些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花生等)、药物、宠物皮屑、霉菌孢子等[3]。

人体的免疫功能是把“双刃剑”。洪建国教授强调,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攻击小程序美工,免疫力反应过强的人则易引起“超敏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无论是免疫力过低还是过高,均不利于身体健康,维持适度、平衡的免疫状态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压力等方式来调节和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此外,洪建国教授分享了一种近些年来学术界流行的免疫学概念——“训练免疫”。训练免疫是固有免疫细胞在遇到刺激时产生的记忆功能,使人体在未来再次遇到这类病原刺激时,可以产生更快和更强的免疫反应[5]。洪建国教授指出,除了好好吃饭,保证睡眠,家长在感染季来临前,还应遵循医嘱,为孩子适时接种疫苗以提升其应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且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其可以模拟病原体的刺激,增强机体的固有免疫功能,并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加强免疫记忆及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4-6]。

百日咳再现,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也是国内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7],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在疫苗大规模应用前,百日咳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也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洪建国教授也表示,在线全职美工训练免疫不足可引起群体免疫水平下降,形成免疫债[5]。此前百日咳发病率的增加可能就与免疫债、菌株变异等多重因素相关。

百日咳有2~3周潜伏期,分为3个典型感染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如果不积极干预,病程可持续百日左右[7]。其中卡他期的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而痉咳期病人会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也被称为“鸡鸣声”。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常无典型痉挛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发绀,可窒息死亡。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多数只是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整个病程持续2~3周[7]。

洪建国教授指出,目前百日咳的治疗主要为抗菌治疗 [7] ,推荐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在预防方面,疫苗接种仍然是目前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7]。此外,由于此时的患者正处于免疫低下的状态,对于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 做好通风、消毒、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严格手卫生。

由于哮喘患者的气道更易受到刺激和炎症影响,其也更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的影响[10]。洪建国教授表示,尽管目前哮喘与百日咳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但哮喘患者可能更易受到百日咳感染。对于哮喘患者合并百日咳的治疗方案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制定,比如抗菌治疗、抗炎治疗、哮喘控制治疗,预防接种等。其中在抗炎方面,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可快速起效,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减轻呼吸道高反应性,缓解支气管痉挛[7-12]。

哮喘治疗应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洪建国教授强调,哮喘是一种长期慢性气道炎症,其治疗应尽早开始,并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因此哮喘患儿的治疗目标不仅限于尽快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还应预防和减少反复发作,达到并维持最佳控制状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和避免或降低哮喘治疗药物的不良影响[10]。

在长期用药方面,目前我国儿童哮喘治疗存在控制治疗不足和过度使用控制药物并存的现象[10]。临床上尤其要避免长期使用或过度依赖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缓解症状,过多使用SABA可能掩盖症状的严重度、造成耐药和快速减敏现象、产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增加哮喘严重发作和哮喘死亡的风险。

上传产品

GINA 2023强调[13],哮喘初始治疗应至少持续3个月,以确定达到良好哮喘控制,对于严重和慢性哮喘患者治疗时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且患者都需要根据哮喘控制现状的变化,持续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ICS是学龄前哮喘患儿治疗的一线药物,由于仅使用SABA治疗会增加哮喘急性发作风险,且停用ICS可能导致哮喘失控、急性加重风险增加、哮喘症状评分增加以及肺功能下降,故不建议成人、青少年完全停用ICS[10,14-16]。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10]也明确指出,症状良好控制3个月以上才可考虑降级治疗,选择合适的时机降阶梯,避免呼吸道感染、旅游(环境变化)、开学以及季节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6岁及以上患儿维持良好控制半年以上,才可以尝试停用长期控制治疗药物。此外,为减少病原体交叉混合感染风险,患儿可采用居家雾化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将雾化作为患儿长期规范管理疾病的手段之一。

洪建国教授指出,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患儿及家长除了需要积极配合、规范用药、定期随访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儿也需要通过适度运动,勤晒太阳,开窗通风,勤洗手等方式增强免疫功能,积极应对哮喘。 此外,哮喘患儿还可以通过居家肺功能检测,了解其病情轻重及是否得到满意控制,这对可预测即将发作的程度很有帮助。

儿童哮喘的管理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庭的教育管理,还应结合国家社会教育管理模式及医疗模式,推动哮喘的教育管理、提高疾病控制水平、降低儿童哮喘的整体药物和经济负担。

小结

本期《周四大咖谈呼吸》对春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花粉症和百日咳等进行了讨论。洪建国教授强调了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并分别针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介绍。同时小程序美工,洪建国教授还针对哮喘管理,强调了长期、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这将有助于患者维持病情控制,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3):8.

[2]Paramesh H.2018.The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85(4):284-294.

[3]李静、孟春明、胡学莲、袁春莉、苏杨.儿童花粉症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18):4.

[4] 张建华.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C]//第十一届中国咳嗽论坛.中国咳嗽联盟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2018.

[5]韩鹏,申昆玲。训川练免疫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39(2):81-84.

[6]钟天胜.免疫调节剂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62-263.

[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4,51(1):1-3.

[8]邵庆文.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儿类百日咳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103,105.

[9] Behaief K,et al.Acad Emerg Med,2019,26(4):434442.

[10]洪建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解读[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1, 36(23):1.

[11]Jomp C,et al.Eur Respir J,2018,51(1):1701688.

[12]Emami A M,et al.Tanaffos,2018,17(2):96-102.

[13]GINA 2023.

[14]Kim JH, et al.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21;127(1):123-130.e1.

[15]Rank MA,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3;131(3):724-9.

[1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专家简介

洪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

主任医师、儿科学教授

兼任《中华儿科杂志》副总编

主要从事儿科呼吸及变态反应学临床和研究工作,主持制定了《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等多项我国儿科疾病防治指南/共识

审批编号:CN-136551 有效期:2025-1-17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